Abstract
香港曾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制作中心, 其出口量更一度紧次于美国, 赢来了“东方好莱坞”的盛誉, 但到了近十年间, 香港电影业却步入了萎缩年代。东南亚和韩国金融风暴后, 香港电影失去了逾半的海外市场, 加上盗版光盘猖狂、家庭播放技术突飞猛进, 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逆市里, 香港政府也在寻寻觅觅, 希望寻找插足市场的落脚点; 2003年港府与中央政府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后, 不少港商也希望凭借两地合拍影片, 扣开内地大门, 为香港影业开拓新市场。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Variable Hong Kong Films from 1997 to 2007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Simplified) |
Pages (from-to) | 69-73 |
Number of pages | 5 |
Journal | 当代电影 |
Issue number | 3 [总138]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007 |
User-Defined Keywords
- 香港电影业
- 片厂制
- 外判制
- 院线制度
- 电影发展基金
- 电影发展局
- 科网热潮CEPA
- 合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