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儘管Lyreskog等人堅持認為人工智能腦機介面 (ABTs) 的使用需要新的“概念和框架”,但他們所依據的人的定義和人類繁榮模式似乎本身就值得商榷。雖然自主權或隱私權的問題很重要,但這些問題不應該從屬於這些技術本身所蘊含的價值觀以及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所宣導的意識形態。ABTs技術超出嚴格的治療用途之上的應用得到了超人類主義者的支持,他們所認可的人類學偏向於神經典型主義,傾向於用工具理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評價。因此,我認為,ABTs的新“概念和框架”需要與批判性的聲音進行對話,以免ABTs成為本世紀版本的顱相學。
Original language | English |
---|---|
Pages (from-to) | 35-41 |
Number of pages | 7 |
Journal | 中外醫學哲學 |
Volume | 21 |
Issue number | 2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29 Dec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