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清代詞學中的“退蘇”一説雖然由周濟提出,但可以上溯至康熙中葉的蘇詞“傷才”批評,《詞潔》即爲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康熙中葉詞壇的特殊處境。隨着清初一代名家下世,此期詞壇面臨着創作活力衰退的瓶頸,促成了詞學的革新。一方面,詞家開始反思浙派獨崇南宋的偏弊,將包括蘇軾詞在内的北宋詞納入了理論批評視野中。這是蘇軾詞“傷才”批評出現的原因,也推動了宋詞在清代的進一步經典化。另一方面,以《詞潔》爲代表的康熙中葉詞論提出了“情興”、“寄託”之説,嘗試在宋詞典範之下建構清詞的主體性。這一過程中,清人對南、北宋詞的評價趨於平實、深入,追法北宋也成爲了康熙中葉詞學通向百年之後常州詞派的潛在理論路徑。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ages (from-to) | 35-52 |
Number of pages | 18 |
Journal | 詞學 |
Issue number | 2 (第五十二輯)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31 Dec 2024 |
User-Defined Keywords
- 《詞潔》
- 康熙中葉
- “退蘇”
- 周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