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受者的身份認同: 朝鮮王朝文廟從祀的形成過程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Journal 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東漢永平十五年(72),明帝親臨曲阜祭孔,配以孔子七十二弟子從祀,開始了中國的文廟從祀制度,而鄰近的朝鮮半島自高麗王朝顯宗十一年(1020)奉入新羅儒生崔致遠從祀文廟,自此建立了中、韓賢儒並列從祀文廟的傳統。直至朝鮮高宗二十年(1883),從祀文廟的朝鮮賢儒共十八人,統稱“東國十八賢”。繼往開來,朝鮮王朝在遵照高麗王朝奉行中國文廟從祀制度的同時,就朝鮮先儒從祀文廟的標準,朝野上下俱經歷了長時間的議論,始由“文化傳播者功績”的考量,轉向以“東國傳道系譜”的確立,認同朝鮮賢儒的傳道者身份,作爲他們入廟從祀的準則。這個轉變反映了朝鮮儒者從自身文化的主體性視角,漸次意識到他們也是文廟從祀的參與者,至在承襲和模仿中國道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東國道學”的意識,拓展出韓國本土儒學的根本意義,宣祖朝《國朝儒先録》的問世正是這種意識具體展現的實踐結果。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289-303
    Number of pages15
    Journal嶺南學報
    Volume3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Jun 2015

    User-Defined Keywords

    • 文廟從祀
    • 文化傳播
    • 身份認同
    • 東國道學
    • 《國朝儒先録》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