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書通過訪談議題的導向設計,和兩岸三地大學校長及海外知名學者探討了港中台高等教育所面對的各種問題,涉及了大學教育的改革、資源、危機和遠景等爭論。或證說、或評斷、或訓戒、或闡釋,備諫論之資,美刺之實。
王賡武教授在序中指出,現今大學在多重困難中可以分類發展,其中更牽動國家建構、社會理論與道德原則等深層議題;對於高等教育政策的整頓與大學改良的結構,提出幾項指導原則。而孫昌武教授則指出,經濟效益與社會潮流衝擊了大學改革的宗旨。在大學教育的商業化走向中,全球性經濟大潮更進一步導致大學傳統人文精神的衰弱和喪失。大學管理制度的官僚化與行政主導,不但加劇了各種規章的制定和考評,亦導致大學管制日漸規範和細密的弊端。
今天的「教育」已然變成了「商品」,而大學作為時代的表徵也面臨更嚴峻的衝擊。本書除了對此作出警惕的議論外,也探討了中港台三地對於市場機制發展的利弊、知識經濟時代中高等教育改革的訴求、大學教育的義理與亂象等議題。文章論中言志,曲暢精深,富有參考價值。
王賡武教授在序中指出,現今大學在多重困難中可以分類發展,其中更牽動國家建構、社會理論與道德原則等深層議題;對於高等教育政策的整頓與大學改良的結構,提出幾項指導原則。而孫昌武教授則指出,經濟效益與社會潮流衝擊了大學改革的宗旨。在大學教育的商業化走向中,全球性經濟大潮更進一步導致大學傳統人文精神的衰弱和喪失。大學管理制度的官僚化與行政主導,不但加劇了各種規章的制定和考評,亦導致大學管制日漸規範和細密的弊端。
今天的「教育」已然變成了「商品」,而大學作為時代的表徵也面臨更嚴峻的衝擊。本書除了對此作出警惕的議論外,也探討了中港台三地對於市場機制發展的利弊、知識經濟時代中高等教育改革的訴求、大學教育的義理與亂象等議題。文章論中言志,曲暢精深,富有參考價值。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lace of Publication | 香港 |
Publisher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Number of pages | 268 |
ISBN (Print) | 9789882191266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Nov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