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當說話者因為語用因素而不想說明某詞,或是一時說不出原本要說的詞,便會使用佔位詞(placeholder)。佔位詞佔上句法位置,能夠充當句法成份,而它所替代的詞是可以補回來的 (Hayashi and Yoon 2006)。在以往的文獻中大抵從三個方向研究佔位詞:一、佔位詞的句法 (Cheung 2015; Amiridze, Davis & Maclagan 2010 等);二、甚麼詞能用作佔位詞 (Hayashi & Yoon 2006 等);三、佔位詞對大腦語言學的啟示(Davis and Maclagen 2010)。
有別於前人做法,本文從共時及歷時的角度釐清香港粵語中三個佔位詞的語義:「咩」、「盛」和「嗰啲」。我們認為這三個詞都經歷了語法化,而且它們所取代的詞性不同,取代的方法也有差異。「咩」除了可用作無指代詞外(例 1:嗰時咩都要讀咖嘛。(OUCCC3),還可以作佔位詞用(例 2:咩-咩-嗰啲乜?乜乜靜苑呀嗰啲呢,咪好大 。(OUCCC))。根據 Chor and Lam (2015),「咩」可取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其語法化過程應是:無指代詞 > 佔位詞。「嗰啲」可用作指示詞 (例 3:你有冇去過香港嗰啲廟呀?(OUCCC)),也可作佔位詞用(例 4:仲有佛敎,回敎,基督教嗰啲噉。 (OUCCC))。指示詞作佔位詞用的現象在其他語言中也可見,例如日語的 ano, are、韓語 ku-ke, ce-ke 及漢語「這個」、「那個」 (Hayashi & Yoon 2006)。比較有趣的是,粵語的佔位詞「嗰啲」可置於名詞(N1)之後,取代另一組名詞(N2…Nn),用以表示 N2…Nn所指涉的與 N1同屬一類,意思上類似英語的 and the like。以例 4 為例,「嗰啲」取代了與「佛教」、「回教」、「基督教」的同類,即其他宗教,例如天主教。「嗰啲」還可用作指示代詞(例 5:如果同中國嗰啲比呢,西方嗰啲呢又真係差啲 。(OUCCC))、無指代詞(例 6:我最驚嗰啲㗎。)。我們認為「嗰啲」從指示詞虛化成佔位詞,其語法化過程為:指示詞 > 指示代詞 > 無指代詞 > 佔位詞。「盛」本是形容詞,解作「興旺,繁盛、豐盛」等等(周無忌等,2015),但也已經語法化成無定指的佔位詞(例 7:甜蜜蜜有無睇過呀,三更呢?仲有梅蘭芳呀盛呀。咁多經典無人講?(HKGolden.com))。「盛」會進入並列句式「有 XP 有盛」、「又 XP 又盛」、「XP 呀盛」。跟「嗰啲」不同,「盛」取代的除了名詞,還有動詞(例 8:又叫又跳又盛),形容詞(例 9:又高又盛)和副詞(例 10:講到又大聲又盛)。而且「盛」取代的詞組可以跟前一個連接的詞組所指涉的屬同類(見例 7)或不同類(例 11:佢又畫畫又大叫又盛,我都唔知佢做乜。)
更有趣的是,「咩」、「盛」、「嗰啲」可以共現。我們認為三者共現的基本語序是:「咩…盛….嗰啲」。佔位詞「嗰啲」不能出現在「咩」之前,除非作代詞用(例 12:佢想要嗰啲咩呀)。雖然有點囉嗦,但「盛」可在「咩」之前, (例13:佢又叫又盛又咩)或之後(例 14:佢又叫又咩又盛)。「盛」可以出現在「嗰啲」之前(例 15:佢就係想又車又盛嗰啲囉)但不能出現在「嗰啲」之後(例 16:佢想要車要樓嗰啲呀盛)。按照前段對「咩」、「盛」、「嗰啲」的討論,我們就能解釋三者共現的規則:「咩」和「盛」都可以取代不同的詞類,所以相互的次序不受限制,「盛」和「嗰啲」之間卻存在取代方法的差異,尤其後者選擇性地取代同類事/物,所以「盛」首先出現,並以其殘餘的詞彙意義表達所取代項目很多,然後才有「嗰啲」進一步指出所取代頂目與句子中說明的項目都屬同類。
有別於前人做法,本文從共時及歷時的角度釐清香港粵語中三個佔位詞的語義:「咩」、「盛」和「嗰啲」。我們認為這三個詞都經歷了語法化,而且它們所取代的詞性不同,取代的方法也有差異。「咩」除了可用作無指代詞外(例 1:嗰時咩都要讀咖嘛。(OUCCC3),還可以作佔位詞用(例 2:咩-咩-嗰啲乜?乜乜靜苑呀嗰啲呢,咪好大 。(OUCCC))。根據 Chor and Lam (2015),「咩」可取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其語法化過程應是:無指代詞 > 佔位詞。「嗰啲」可用作指示詞 (例 3:你有冇去過香港嗰啲廟呀?(OUCCC)),也可作佔位詞用(例 4:仲有佛敎,回敎,基督教嗰啲噉。 (OUCCC))。指示詞作佔位詞用的現象在其他語言中也可見,例如日語的 ano, are、韓語 ku-ke, ce-ke 及漢語「這個」、「那個」 (Hayashi & Yoon 2006)。比較有趣的是,粵語的佔位詞「嗰啲」可置於名詞(N1)之後,取代另一組名詞(N2…Nn),用以表示 N2…Nn所指涉的與 N1同屬一類,意思上類似英語的 and the like。以例 4 為例,「嗰啲」取代了與「佛教」、「回教」、「基督教」的同類,即其他宗教,例如天主教。「嗰啲」還可用作指示代詞(例 5:如果同中國嗰啲比呢,西方嗰啲呢又真係差啲 。(OUCCC))、無指代詞(例 6:我最驚嗰啲㗎。)。我們認為「嗰啲」從指示詞虛化成佔位詞,其語法化過程為:指示詞 > 指示代詞 > 無指代詞 > 佔位詞。「盛」本是形容詞,解作「興旺,繁盛、豐盛」等等(周無忌等,2015),但也已經語法化成無定指的佔位詞(例 7:甜蜜蜜有無睇過呀,三更呢?仲有梅蘭芳呀盛呀。咁多經典無人講?(HKGolden.com))。「盛」會進入並列句式「有 XP 有盛」、「又 XP 又盛」、「XP 呀盛」。跟「嗰啲」不同,「盛」取代的除了名詞,還有動詞(例 8:又叫又跳又盛),形容詞(例 9:又高又盛)和副詞(例 10:講到又大聲又盛)。而且「盛」取代的詞組可以跟前一個連接的詞組所指涉的屬同類(見例 7)或不同類(例 11:佢又畫畫又大叫又盛,我都唔知佢做乜。)
更有趣的是,「咩」、「盛」、「嗰啲」可以共現。我們認為三者共現的基本語序是:「咩…盛….嗰啲」。佔位詞「嗰啲」不能出現在「咩」之前,除非作代詞用(例 12:佢想要嗰啲咩呀)。雖然有點囉嗦,但「盛」可在「咩」之前, (例13:佢又叫又盛又咩)或之後(例 14:佢又叫又咩又盛)。「盛」可以出現在「嗰啲」之前(例 15:佢就係想又車又盛嗰啲囉)但不能出現在「嗰啲」之後(例 16:佢想要車要樓嗰啲呀盛)。按照前段對「咩」、「盛」、「嗰啲」的討論,我們就能解釋三者共現的規則:「咩」和「盛」都可以取代不同的詞類,所以相互的次序不受限制,「盛」和「嗰啲」之間卻存在取代方法的差異,尤其後者選擇性地取代同類事/物,所以「盛」首先出現,並以其殘餘的詞彙意義表達所取代項目很多,然後才有「嗰啲」進一步指出所取代頂目與句子中說明的項目都屬同類。
Original language | English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3 Dec 2016 |
Event | 2016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Annual Research Forum - , Hong Kong Duration: 3 Dec 2016 → 3 Dec 2016 https://lshk.org/wp-content/uploads/2022/11/ARF-2016_ProgramAbstracts.pdf |
Conference
Conference | 2016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Annual Research Forum |
---|---|
Country/Territory | Hong Kong |
Period | 3/12/16 → 3/12/16 |
Internet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