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英國漢學家 David Hawkes 在其《楚辭》研究中提出《楚辭》中具有後世文學的兩大原型:「憂」與「遊」,前者書寫詩人的悲哀怨憤,後者則寫詩人的遊踪,尤其是想像式的神遊。考慮到李白與《楚辭》的淵源、與道教的密切關係,及客寓意識的思想基調,李白無疑是「憂」與「遊」文學傳統的最好承繼人。要解讀李白之遊仙詩,「憂」與「遊」是非常重要的參照角度。
〈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的解讀向來備受李白研究者所關注。基於〈夢〉詩的寓言性質,可分為寓意和字面意義兩層意義層面,而論者解讀作品時往往只關注言外的寓意而忽略詩作字面意義。然而,字面意義除了作為掩飾寓意的喻體外,是否還能有其他作用?本文將〈夢〉詩置於「憂」與「遊」視角下重新考察,通過分析詩作的寓意以及借助西方理論分析詩作的字面意義,帶出〈夢〉詩兩層意義層面有著不同的「憂」、「遊」元素:在寓意層面上屬於「借遊寫憂」,在字面意義上則以觸發「英雄旅程」原型的方式達至「以遊解憂」。
〈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的解讀向來備受李白研究者所關注。基於〈夢〉詩的寓言性質,可分為寓意和字面意義兩層意義層面,而論者解讀作品時往往只關注言外的寓意而忽略詩作字面意義。然而,字面意義除了作為掩飾寓意的喻體外,是否還能有其他作用?本文將〈夢〉詩置於「憂」與「遊」視角下重新考察,通過分析詩作的寓意以及借助西方理論分析詩作的字面意義,帶出〈夢〉詩兩層意義層面有著不同的「憂」、「遊」元素:在寓意層面上屬於「借遊寫憂」,在字面意義上則以觸發「英雄旅程」原型的方式達至「以遊解憂」。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7 Jun 2022 |
Event | 第六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 The 6th Undergraduate Academic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Duration: 17 Jun 2022 → 17 Jun 2022 https://www.eduhk.hk/include_n/getrichfile.php?key=9fb184a8b7347b428368a3539bb54101&secid=55540&filename=HKUAC/Proceedings_Brochures_All_Years/2022_6thUAC_Proceedings.pdf |
Conference
Conference | 第六屆大學生人文學術研討會 = The 6th Undergraduate Academic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
---|---|
Country/Territory | Hong Kong |
Period | 17/06/22 → 17/06/22 |
Internet address |
User-Defined Keywords
- 李⽩
- 〈夢遊天姥吟留別〉
- 「憂」與「遊」
- 比較文學
- 英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