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李劼人作为一个地方性作家,在一系列小说中富有想象力地呈现了成都的微观历史,个中浓厚的地理历史兴趣和他的生活经历折射了成都独特的现代性转型,凸显了从清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充满暴力和不确定性的转变历程。他通过对历史的微观“空间化”来书写自己的家乡,这种微观的视角让作者将地方表述为拥有多元历史和当地日常生活片段之所在,从而挑战了“五四”以来进步的历史观,即单一、普遍的线性历史时间和目的。借助“大河小说”的广阔空间,他将晚清小说的多类代码重新改造为一种开放式的地方写作形式,完成了作为地方记忆载体的三部曲,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劼人对地方主义和边缘之地的多重表述提供了一种超越精英和通俗二分的视角,从而管窥到地方性的诗学和小说写作的政治性以及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本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层关联。
Original language | English |
---|---|
Pages (from-to) | 48-73 |
Number of pages | 26 |
Journal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Issue number | 5 |
DOIs |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1 May 2024 |
User-Defined Keywords
- 李劼人
- 三部曲
- 地理诗学
- 地方性
- 微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