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本文從詮釋學的角度探討嚴復譯著的總體精神。以詮釋者的 生命世界和被詮釋作品的內涵兩者的互動關係為出發點,本 文嘗試指出嚴復的早年經歷和所受的傳統教育、留英時期的 所學所見、回國後所遇的種種挫折和中國當時面對的危局, 如何催生他那種追尋自由、格物窮理和明道救世的理想。這 個理想亦成為他在1896至1909年間翻譯赫胥黎、亞當·史 密斯、穆勒及孟德斯鳩等人作品的導引。整體來看,嚴復的 譯著顯出以自由解放為經,格致求知為緯的內在關連。然而, 嚴復為中國追求富強之道,但同時維護儒家禮教的熱心,使 他在翻譯討論亞當·史密斯、穆勒及孟德斯鳩的作品時,明 顯地突出自由、進步與秩序的關係。他對格物窮理的堅持, 亦一再呈現在他的譯著《群學肄言》和《穆勒名學》之中。 嚴復的譯著其實早已融和了他的境界及被翻譯作品的內涵, 因此無可避免地偏離原作者的原意。但嚴復譯著的重大歷史 意義並不因此有所減損。
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 Yen Fu's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Prespective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Pages (from-to) | 119-150 |
Number of pages | 32 |
Journal | 臺大歷史學報 |
Volume | 25 |
Publication status | Published - Jun 2000 |
User-Defined Keywords
- 嚴復
- 詮釋學
- 詮釋
- 西方經典
- 自由主義
- 自由
-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