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看近代汉语比拟结构的发展

    Research output: Chapter in book/report/conference proceedingChapterpeer-review

    Abstract

    由像义动词“如、似、相似”、比拟助词“相似、一般、似、 也似”等构成的比拟句至迟在唐五代时期已经使用。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A)完整式——(本体)+像义动词+喻体+比拟助词;(B)省略式——(本体)+喻体+比拟助词。它们在唐宋时期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少数作状语。从金元开始(B)式的用例増多,但不仅仅是原有省略式数量的増多,而是多了另一个来源:新兴了一种能充当定语和状语的偏正式“喻体+比拟助词+中心语”的比拟短语结构。本文重点探讨这一短语结构的来源和发展情況。本文认为:这一新结构的产生与汉语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结构的形成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同时金元时期汉语像义动词、 比拟助词间的词汇兴替现象、阿尔泰语比拟句式语序表达方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加快了这一短语结构的发展。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Simplified)
    Title of host publication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Editors 赵金铭, 崔希亮, 张旺熹
    Publisher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Pages150-173
    Number of pages24
    Edition1st
    ISBN (Print)756191167X
    Publication statusPublished - Mar 2003

    User-Defined Keywords

    • 比拟句
    • 比拟结构短语
    • 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
    • 金元汉语
    • 词汇兴替

    Cite this